• 校史浏览

第一部分 职业教育之萌芽 (1928—1949)

发布日期:2013-01-04    浏览次数:

第一部分 职业教育之萌芽 (1928—1949)


第一章 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

(1928—1935)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清廷腐败、列强入侵,中华大地,满目疮痍。1911年,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并发动了“武昌起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举推翻了满清王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结束。辛亥革命和之后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唤醒了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一批倡导新文化的青年知识分子,在西方工业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抱着“教育兴国”“实业救国”的理想,不断投身新民主主义运动。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活动的兴起

1912年1月3日,蔡元培被任命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教育部始设实业教育司,掌管农、工、商、艺徒、实业补习学校事项,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新的教育部组成后,建立了新的教育行政系统,形成了一系列与之匹配的法律和法规。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西方各种社会思想和教育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人们针对实业教育的弊端,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实业教育的要求,实业教育逐步向职业教育过渡。

1913 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明确而深刻地提出:“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渐改文字的教育,而为实物的教育”。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令,如《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实业学校令》等。这些法令与“壬子学制”综合为一个统一的学校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内容是:“以教授农、工、商业必需之知识、技能为目的”,并由原来的初、中、高三级改为甲、乙两种,“甲种实业学校施完全之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施简易之普通实业教育;亦得应地方需要授以特殊之技术”。黄炎培大力倡导要为女子设立职业学校,以保障女子的教育权,促进女性独立与解放。

1917年5月6日,由黄炎培发起,联络蔡元培等教育界和实业界40余位知名人士,联名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推举黄炎培为办事部主任。由于黄炎培和中华职教社的不懈努力,带来了职业教育思想广泛传播,职业教育运动的蓬勃开展。此后,出现了职业教育在全国迅速发展的高潮。

1924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届社员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决议通过了《西北各省区职业教育推行职业教育计划案》。在这届年会上,还议决了1925年本社的进行计划,共计十项:继续为各省区计划职业教育,继续为各省区代办职业教育,从退款项下提倡大规模之职业教育,编订职业课程标准,实施职业指导,提倡女子职业教育。这些议案和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北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的成立

一、吴云芳与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

吴云芳(1896-1978),字砚青,女,祖籍浙江崇德,生于陕西南郑。幼年丧父,母亲是她的启蒙老师。1911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又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机织系。1922年毕业到上海印染工厂实习,回北京与王缦云等八名同学组建北京女子平民工厂,旋以资金不足周转乃合并于北京香山慈幼院。1924年回陕任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兼小学部主任、职业部主任。

吴云芳早年就读时就受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在上海的染织工厂实习时,便接触了黄炎培先生创办的职业学校。从西安到京、沪,她深感中国男女不能平等问题之严重,而男尊女卑的原因,是女子经济不能独力,女子经济不能独立的根源,则是“由于女子没有正当的职业”(吴云芳《自传》)。她决心从教育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她认为妇女要平等、独立,首先必须经济独立,掌握谋生的技能。这就是吴云芳为平民女子职业学校确定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1928年1月,吴云芳联络陕西教育界知名人士梁午峰、石雨琴、罗端先、姬载沣及校友朱友梅、李竞寰等人组成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吴云芳自任会长。

二、创立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

1926年,为了策应广州革命政府北伐,陕西各界拥戴辛亥老人于佑任担任西北国民联军总司令。1927年初,爱国民主人士杨明轩被任命为西北国民联军总司令部教育厅长,主政陕西教育。在于佑任的支持下,杨明轩对陕西的教育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收回教育权,整顿中小学教育,提倡群众捐资兴教,发展私立教育,大力推行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使落后的陕西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氛围下,私立学校和职业学校也不断出现。

1928年1月4日,吴云芳积极倡导设立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募捐基金,筹备成立女子职业学校,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1928年2月,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正式成立,吴云芳任校长,李竞寰担任校务主任兼会计。1929年,省教育厅同时任命吴云芳为西安女师校长,她两校奔波,为不影响女职的校务,遂于1931年辞去西安女师校长职务,专心致力经营管理职业学校。

女职的行政组织:校长以下分设教导、事务、营业、实习指导四个部门。每部各设主任一人,技师、助教、营业员、会计、书记等若干人。

学校选出董事25人,组成董事会。被选出的董事有:吴云芳、李竞寰、王君毅、李仪祉、梁午峰、罗端先、姬载丰、赵绍西、石雨琴、朱友梅、高培之、曹配言、刘安国、段绍岩、李翥仪、仲兴哉、田涵荣、温君伟、刘维一等。吴云芳被选为董事长。

1946年9月,吴云芳当选为陕西省参议会参议员,同年辞去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董事长、校长一职,由李竞寰接任。由于吴云芳校长出色的办学业绩和社会影响,1955年5月被推选为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委员。1957年9月赴京出席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第三节 平民女职的管理和教学活动

一、专业设置和招生

按照吴云芳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成立之始,就开设了适应妇女学习的染织、缝纫两科作为主修。以后又陆续增开了针织和纺毛科。民国时期陕西城乡的染织、缝纫都处在十分落后的手工操作阶段,甚至带有原始生产的成分,平民女职用购买的新式织布机、染色机以及先进的机器缝纫机等向学生传授新的染色、织布、缝纫方法,灌输新的生产理念和操作原理,使学生们很快掌握了各种生产技能。学校大量招收失学、失业、逃荒的女青年,甚至一些逃婚的妇女和从良的妓女也来到学校。不论出身、不限年龄、不分文化程度,只要愿意学习,统统可以成为平民女职的学生。

专业设置:1.染织科,三年毕业。2.缝纫科,二年毕业。3.织袜科,一年毕业。4.商科,三年毕业。5.高级会计科,三年毕业。6.初中部,三年毕业。各科除各设主任一人外,另聘技师三人,助教二人。商科,高级会计班初中部,则聘请教员十余人,负责教课。女职是专为年龄较大而又失学的妇女设立的。除商科高级会计班和初中部,须限制初中及高小毕业方能人学外,其余染织缝纫织袜等科,只需年在14岁以上40岁以下的失学妇女,皆可入学。

女职的染织、缝纫、织袜等,给学生分别授以职业教育,半日在实习工厂工作,半日按学生文化能力,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教学(指普遍学科而言)。甲级相当于初中程度,乙级等于高小一二年级程度,丙级等于初小三四年级程度,丁级等于初小一二年级程度。女职除商科,高级会计科和初中部照收学杂等费外,其余染织缝纫,织袜等三科,则一律免收。为了救济无力求学的贫寒妇女,每科还特设工读生5至10人(录取工读生是按学校当时经费情况头定的)。工读生可以享受每月膳宿学杂实习等费的免收和获得必需的文具仿纸,笔记本等的供给,有时还酌情发给制服。

学校当年招生就近百名,其生源以关中居多。由于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校分为甲乙丙丁四级,甲级为初中程度,乙级为高小,丙级为初小三、四年级,丁级为初小一、二年级。学校半天上课,学习文化知识和染织、缝纫的专业技能。半天到学校的实习工厂练习操作,生产各色布匹、毛巾、袜子和衣物等。在文化课中学校开设了国语、珠算、常识、党义及体音美等课程,由学校教师分别兼任授课。

二、学制

学校成立初期,学生半年一期毕业,后来陆续改为一年或两年,这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平民女职成立之初,正赶上陕西连年受灾,许多学生都是灾区逃难的女子。为了使她们尽快学习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学校将学制定为半年,重点放到学习掌握生产技能上。以后自然条件好了一些,学生成份也发生变化,学制也延长了,可以更多的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各科教学

(一)染织科

1.刚开办的情形:这科毕业期限原定为一学期,后以学习时间过短不易学精,而从 1930起,改为一年毕业。在1930年至1935年期间,第一学期,学习络纱,两个月后,再授以织腿带、裹腿、卒布等易织之物,同时兼授以浆线、穿缯和漂染等技术。

2.设备:这科设备计有:织毛巾机14架,织平布机2架,织宽布机7架,铁机4墚,整经机2部,络线车28架.纺纱车16架。漂染室一间,以及染缸、铁锅等。

到了1936年,学校又先后从上海、汉口等地购回各种机器,计有织4尺宽斜纹床单铁机、播简播纬机、合纱机、中纱机、六百钩大提花机、二百钩大提花机、打纹技机、东式铁轮织布机、整经机、加究整经机、计数器、裁纸刀等。

3.学科与实习:在1936年以后,关于学科和实习方面,都有不少的改进。⑴学科方面,教授印染学、机织法、织物分解、织物原料、织物意匠等。实习方面,增授印花实习,染色实习,意匠实习机织实习,毕业期限水为三年。⑵关于学生实习工作,种类是很复杂的,但学校设备有各种机器,应用起来也非常便利:如倒筒、浆纱、经纱、染纱、印纱、印花漂白、打纹、机织等工作,都采用分组实习制,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实习机会,无向隅之感。实习时间力求集中,学生实习人人参与,成品数量迅速增多。

4.产品:这科学生的产品,以毛巾一项占绝大多数。除用16支单纱织成大号,二号三号等毛巾、蓝色长通飞中及大澡巾外,还用20支单纱,经过漂白,织成夹蓝条毛巾,用42支双纱经过漂白、染色,织成各样颜色的方块毛印和彩色棋花块毛巾。这几样毛巾,质地细密、色泽雅洁、美观耐用,是当时西安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产品。

此外,还用42支双纱,经过漂白、染色后,用铁机织成不褪色的自由不、条子布和方布块等。这几种布,质料坚实耐用,色泽经久不变,可与市场上出售的外地布匹相抗衡。

染织科为了供应来宾参观和学生观察,在染织工厂内辟出一角,设置学生成品橱柜,展览优良成品,并不时地调换更易,以引起参观人的兴趣。

5.设置毕业生服务部:由于这科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为了扩大学生的出路,科里设置了毕业生服务部,挑选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多人任服务生,她们每天织毛少则两打,多则三四打。月终结算成品,发给奖金(凡织毛巾一打者,规定奖金3角)。一月中服务生获得的奖金,多则30多元,少则10余元。

(二)缝纫科

缝纫科每次招生报名应试的人数总是超过原定额的数倍,1935年,全校学生仅有70余人,至1936年秋季开学时,竟达一百几十名,几乎是占全校学生人数之半。但学生年龄结构却非常复杂,大的在30岁以上,小的有十五六岁,文化程度差别也很悬殊,有的可以上中学,有的却一字不识,而家庭妇女又占多数。由于这些原因,教者学者双方都很困难。所以学校每届招考新生,不采取普通考试办法,而是定入学第一周为试验周,试验智力和体力。智力试验结果,按能力分组,进行学习。普通科学方而,则注意发展个性,学生升级,是以学习能力为主,不受年限约束。

1.设备概况:缝纫科原有缝纫机仅10架,由于年久失修,半数不能运转。1935年,学校将不能使用的旧机4架售出,另购置新机7架,合计共为13架,并添购了桌凳,熨斗、剪刀、尺针、线等零星小件。至于实习材料,大部分由学生自备,一部分由学校供给。

2.教授顺序:缝纫科是以机器作业为主、手工作业为辅。新生人校,先教以清洁用具,次教以练习机器,练习至脚手柜应时,方用机器缝做绳带,袜底等简易用品。这样练习一月之后,始教以便衣的裁法及浆湖,烫斗等的使用,再次教以制服,西服,大小制衣的裁法粗缝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面教,学生面做,到了毕业时,必须学会中西式制服和大小各种便衣的制作。因此,1935年以后,学校对于毕业生异常重视,学生学习期满,由学校发给学生每人衣料一件,使她们自裁自做,作为毕业试验,能及格者即可毕业,否则留校继续学习。

3.工厂管理:工厂里设正副级厂长2人,纠察员2人,清洁员4人,均由学生中选出,每案设正副案长2人,计7案共14人,统由科主任指派。此外,每月还有值日生5人,从各级学生中派定。每日由科主任点名分派,监察勤惰,收集成品,技师专任教授指导之责。工厂所需各种物品,则由科主任开具清单,向事务处领取,学生有请假或其他事项,随时报告,由科主任处理。缝纫科的工作场所,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工厂,各生每日制做的成品,均须在工作簿上登记,由科主任考核,技师指正,学期结束时,择其出品最多,手术最精者奖给实物,或者记功;出品过少工作不力者,随时予以教育。二是承做外活部,学生每人各备工作簿一册,将作品登记手册内,月终核算,学校按作品规定的工资,除扣下2成作为针线杂品之用外,其余8成,全部发给学生各生每月得到工资,最多为15元,最少6元。

(三)织袜科

1928年,陕西女子职业促进会派员出外考察职业教育,目睹南方织袜厂甚多,工作轻便,最适宜于女子操作,乃购置织袜机15架,于1929年寒假中,聘请一位技师,先由学校女教员学习,至开学招收新生30名,开学上课。学生毕业期限,原定6个月,嗣以多数毕业生反映,感到时间短促,所学实不足以应用。于是,从1933年起,便改为一年毕业了。教学秩序分为四期教学。第一期,以导线、织袜、缝合等为主,并授以擦机、抹油方法。第二期教以如何保护机器,以及机器和线的关系。第三期学习漂染和熨法。第四期,专以练习纯熟为主,要求做到运用自如。

(四)纺毛科

陕西羊毛产品丰富,最适宜于纺毛工业的发展。一个妇女如能购备纺毛车一架,需费不过10元左右,即可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一元价值的羊毛,纺成毛线,便可卖价二元,获利至厚。而且系家庭手工业,举办亦颇容易。因此,学校于1930年春季,特派技师潘允敏前往三原职业学校考察纺毛工业的情况。回校后即成立纺毛科,置备纺机,购买原料,招收学生,开始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使家庭妇女人人都能纺毛线,以开发西北实业,改善人民生活。

(五)鞋科

女职从未计划设立该科,后以下列原因,始于1930年夏季,创设了这个科。

缝纫科制做衣服裁剪下的布片居多,可做鞋的表里,剩余的布头还可以糊褙子。废物利用,学生亦可多学一种技能。缝纫科在校服务的毕业生,有时接不到外活,工作即告停顿,增设是科,则可避免人力浪费。鞋科刚成立的时候,每月以20元的工资延聘了一位技师,用80元购置了工具。学生学习之初,由于技艺生疏,手破肩痛,极感困难,练习月余,始成习惯。后来还让学生学习制作皮底。制出的便鞋,很受顾主欢迎。

(六)商科

女职提倡妇女职业为任务,为了适应陇海铁路即将通车西安的新形势,进一步开展职业教育,决定增设商科,为广大妇女开辟一条新的就业道路。

1.成立经过女职对于增设商科、早有计划,只以经费紧缺,未能实现。后经多方设法,始于1933年8月成立。省教育厅每月补助经费为200元。随即招收初中商科新生40名,于次年的1月1日开学上课。

2.课程与实习必修学科计有:簿记学、商业概论、统计学、商算、珠算、汉英打字等科。普通学科则有国语、算学、体育、音乐等科。对簿记、商算、珠算打字等科,规定以三分之一时间讲授原理,以三分之二时间作练习,使学生将来有能力服务社会。学习结束后,学校向有关部门函介录用,不意当时竟遭到当局拒绝。理由:因系女性,不便录用。吴云芳校长听到后,乃四处奔走,为学生寻找出路。由于学生毕业出路不广,1935年女职的商科就停办了。

四、产品销售

平民女职十分重视产品销售工作。1928年5月正式成立学校产品销售处。创校伊始,销售处设在校内,只负责学生成品的营销和校办工厂的外活承接。1933年销售处迁至学校外并打开3间门面房,除原有业务外,还兼营销售外地货物。由于平民女职的学生制作的成品质量上乘,款式新潮,在当时颇受各界人士的欢迎。营业销售处每月的盈余已经成为学校当时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成立产品销售处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平民女职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一些人无力缴纳学费,而学校收费又较低,大多数学生只能依靠实习生产获取奖金来维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学校每年还招收部分的工读生,免除各项费用。通过产品销售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学业,也是加强销售工作的一个因素。

平民女职聘用了许多优秀教师担任各科主任。学校规定除兼课教师外,从校长、校务主任到每个专职教师,都要和学生一样全部在学校食宿。学校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和会议制度。包括《学则》《工读生规则》《学生奖惩制度》等。在生活方面,有严格的《宿舍管理办法》,也有《食堂膳食监督制度》。学生每周都要进行卫生检查,对检查结果上榜公布。吴校长亲力亲为,制定规章制度,发布各项通知、告示,言传身教。正是由于学校制度规范,管理严格,教师们身体力行,保证了学校的教学,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第四节 平民女职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平民女职从成立时就带有强烈的反封建性,对传统的封建道德无疑是一场宣战。女职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她们在学校不仅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同时追求独立、平等和自食其力,为那些仍处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广大妇女做出了榜样。

一、学生就业

在中华职教社的推动下, 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职业指导联合组织也纷纷成立。此外, 中华职教社还于1930 年9 月,发起成立了全国职业指导机关联合会, 专业性职业指导组织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平民女职在专业设置上始终以当时社会需求为目的,注重教学与实践生产相结合,既强调学生生产技能的学习,也注意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学校成立初期,学制短、毕业生多,校方就主动联系各地工厂安置学生就业。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校方将毕业学生中的优秀者直接安排到学校各科或实习工厂担任技师和工人。1936年,平民女职和省建设厅合作办起染织工厂,扩大了生产规模,也为毕业生的安置拓宽了路子。

更多的平民女职学生走的是自主创业的发展道路。她们把自己从学校学到的染织、缝纫和针织技术带回自己的家乡,开办起各类妇女传习所和小工厂,极大地带动了关中城乡的经济发展和妇女就业。据1933年到1935年省教育厅对学校3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由毕业生建立的各类传习所和工厂达20余个,几乎遍布了关中各县。

二、积极的社会进步作用

平民女职对当时社会进步起到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抗灾自救方面。平民女职成立初就赶上陕西地区连年大旱,尤其是俗称的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馑”,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难民队伍络绎不绝涌进西安。吴云芳校长在学校成立灾区妇女习艺所,组织学生带机前往市内各妇孺收容所,向难民中的妇女传授织毛巾、织袜子、编草帽辫和缝制衣物的技能。平民女职的这些活动得到当时政府的表彰,为当时的抗灾自救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各地青年妇女闻讯纷纷来到学校报名入学,女职都及时安排为插班生。

平民女职从成立到发展,始终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从1930年到1936年,历经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和爱国民主人士邵力子先生主政陕西。他们都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条件,从经费批拨到校址选配都给学校以支持。

在民国之前,陕西的女性都是在家从事家务,并无职业。到了民国时期,陕西有了以女子职业培训班和女子职业学校,还有了专门管理研究女子职业教育的省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女子通过在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她们成为陕西近代最早的职业女性。女工从经济上已经开始逐渐的独立,经济上的独立是推动女性后来政治独立、人格独立乃至女性解放之基础。

民国陕西的女子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平民教育思潮,男女教育平等的教育政策促成的结果,是妇女要求在职业上和男子机会均等的产物,更是广大妇女某种程度上的觉醒。


第二章 培华初级女职与培华职校

(1935-1949)

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办学初期,所招学生入学背景各异,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职业学校的半工半读教学方式更使其带有鲜明的社会培训性质。加之那些年学校规模小、专业少、学生时多时少,因此在学校办学的七年多时间里,一直只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尚未进入国家国民教育序列。随着学校规模扩充,招生、教材、教学管理日趋完善和规范,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的时机已经成熟。1934年下半年,学校正式向陕西省教育厅呈文,申请向教育部备案。

第一节 “培华”校名的由来

1934年11月,在吴云芳校长的主持下,学校以其设立者“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的名义,通过省教育厅向民国教育部呈文,申请将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陕西省教育厅督学魏海于当年11月中旬到校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分级与课程、经费管理、各课之出品、校址校舍和教学设备、器械等情况进行核查。三日后做出了“所请立案一节,大致尚合”的核查结果。

1935年1月23日,教育部首次批复。在肯定学校办学成绩的同时,对不足之处要求改进。其中,专门提出学校校名中“平民”二字应改为专有名称,并指出“私立学校应以校董会为其设立者之代表”,要求学校按私立学校设立之规程的规定,另组校董会。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学校于春节后在“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董事会成员的基础上,酝酿组成了校董会。吴云芳、姬载沣、张定九、罗端先、梁午峰、石雨琴、董纯甫、刘纯一、刘依平、温君伟、朱仲竹、赵绍西、李竞寰(兼会计)等13人为董事。吴云芳任董事长。随后,拟订了《董事会章程》,并将原校名中“平民”二字改为“培华”,初拟校名为“陕西培华女子初级工业职业学校”。

“培华”校名,意在强调“培土育华(谐音花,意指女性),基础之巩固,前途之发展”的办学理念,校名中嵌入了职业教育的倡导者黄炎培先生的“培”字和职业教育学制的推动者中华职教社的“华”字,既为了体现、继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也意在突显“培育英才、振兴中华”的办学愿景。同时,在上报的学校“学则”中明确将办学宗旨定位在“培养妇女生活之知识与生产之技能”。“学则”共计十章三十八条,全面规定了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学生、教师、经费管理等规章制度和校务制度,规范了学校各种办学行为,可谓起步高、管理严。

1935年7月13日,教育部批复核准学校立案。核准校名为“陕西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培华”校名从此启用。同时,也正式进入国家国民教育序列。

第二节 募捐建设新校址

1935年下半年,培华初级女职通过教育部检查考核,又被评为“全国十大优良职业学校”,学校名声大振。由于学生不断增多,原梁府街的校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只好向省政府请求建设新校址。在获知募建新校这一消息后,时任省政府主席的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向学校倡议设立募捐基金,通过社会募捐建立新校。傅学文一度担任“培华”的名誉董事长,并同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谢葆真、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以及赵一荻女士积极带头捐款。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闻讯参加了捐款。募捐活动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募捐建校款数万元。据史料记载,当时个人捐款最多的有三人,他们是邵力子、宋美玲和时任省财政厅厅长的宁升三。学校把捐款人的姓名刻在新建学校教室的门楣上,以誌纪念。省教育厅专门在后宰门批空地29.78亩作为新校址。著名水利专家、省建设厅厅长李仪祉先生亲自为培华设计校园、校舍建筑图。在上下各方的通力配合下,新校址建设从1936年初开工,一年即告竣工,遂投入使用。1936年底,邵力子离开西安,但仍经常给予学校指导和帮助。

有了自主的新校园,培华初级女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37年5月6日,吴云芳校长因为办学出色,受到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邀请,参加在上海由黄炎培先生主持举行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20周年年会。会后吴校长还考察了东南各省的职业教育情况,并用募捐款为学校购买了一批新的机器设备和实验教学材料。

第三节 抗战初期培华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吹响了全面抗战的号角。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培华初级女职积极组织师生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一方面踊跃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抵制日货、多方募捐慰劳伤病员,另一方面夜以继日努力生产支援前线。档案资料中有一段1937年12月到1938年初学校师生活动情况。记载了那如火如荼的年代里,培华学子们炽热的抗日激情。照录如下:

1937年12月1日,师生前往火车站,欢送川军出征前线,同学们踊跃参加。

12月2日,省教育厅召集西安各中学校长开会,布置组织学生实行战地救护活动。

12月3日,陕西省各界后援会,陕西省伤兵慰劳会要求学校制作棉被500条,全校师生集中力量上午上课,下午全部投入生产。

12月里学校缝纫科学生为伤病员缝制大衣30件。

1938年1月28日,学校组织师生前往革命公园参加西安市各界纪念“1.28”大会。

2月21日,学校组织师生前往市体育场参加陕西省各界反侵略宣传大会,会后进行火炬游行。

当年5月,大批从山西中条山抗日战场送回的伤员,住满了西安的大小医院,培华初级女职主动腾出销售处门面房让给伤员住。女职的学生们还自发组织缝制了100条毛巾,精心在上面绣上“浴血抗战”四个字,送到每个伤病员手中,激励这些抗日将士们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回到战场继续杀敌。

为了努力生产支援前线,培华初级女职还与省建设厅下属的合作委员会,商定推广新的织布方法,指派培华毕业生郭俊英等7名学子,前往兴平、咸阳、礼泉等地组织传习所,向当地妇女传授脚踏机器织布机的操作,改变传统的手工织布法,极大地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大后方的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抗战。

第四节 南迁西乡的培华初级女职

一、迁移前的准备工作

1938年冬,日寇飞机乱肆轰炸西安,几乎每日都出现在西安上空,以至各公私立大中等学校均无法上课,形同停顿。省立各中等学校,接受陕西省教育厅命令,纷纷迁往陕南西乡城固及洋、勉等县。

培华女职为了保存各科机器,完成学生学业,亦向陕西省教育厅申请迁移,经数次交涉,始获得厅长周伯敏的允许,发给了迁移费,迁至西乡。

当时,培华女职教职员工对迁往西乡有两种不同意见:

教导主任、染织科主任、织袜科主任、学生成品销售处主任等,都顾虑重重,不愿随校前往。他们认为:培华属私立,将来到了陕南,人地两生,一旦经费无着,会使大家流落异地,难以返乡;一种意见是愿意去的,如图画教员熊遇周,语文教员金韵竹(女),体育教员王振华(女)以及缝纫科主任杨志贞(女),织袜科技师李贞卿(女),技师于凤山,销售处会计林兰荪(女)和毕业生张秀贞(女)等。后经会议决定:学校还是要迁,并对人事作了调整,聘熊遇周为教导主任,张秀贞为染织科技师,染织、织袜两科主任由吴校长自兼任。各科室负责人所经办的事务,限期办理交接手续。所有机器、仪器以及一切重要物件,统统装箱待运。所领到的迁移费3000元(旧币)必须节约使用。考虑到达宝鸡后,很可能没有车辆载运人员,恐怕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要徒步而行,遂决定由熊遇周、王振华、张秀贞带队并照料。对西安新旧校舍的善后处理,也都作了决定:新校舍租给被服厂使用,旧校舍指派专人留守。所有两校的校具、机器、木架和学生成绩资料等,俱封存于旧校址教室内。

迁校工作准备妥当后,吴校长送教职员、教学机仪器赴宝鸡后,她便先期赴南郑、西乡接洽校址和安排教职员、学生临时住处。

二、南迁途中

1938年冬,省立各中等学校按照教育厅的指令,纷纷开始迁往汉中。为了减少损失,培华初级女职于当年3月就先将10架织布机、4架织袜机和15箱染

料通过查良钊先生运往凤翔,存放在当地的德顺行店。做好各项南迁工作的准备后,1938年11月20日,培华初级女职起程离开了西安。吴云芳校长将师生们送到宝鸡后即先赴西乡为学校联系校址,安排师生们的临时住处。

由于省教育厅拨给学校的3000元(旧币)迁校费不够使用,学校只好在宝鸡雇用了十辆骡马车运送机器设备和笨重物品,大队师生只能徒步翻越秦岭。在熊遇周主任、王振华、张秀贞老师的带领下,女职的学生们相互鼓励、踊跃前行。冬季的寒风,阵阵袭人,女孩子们风餐露宿,过秦岭、越凤岭、经九间沟、石门峡、连云栈等地,向南郑进发,沿途车马阻塞通行甚难。一次在旅途中,三更半夜,冒雨前进,天将明时竟走了50多里,同学们无一怨言。12月9日,师生到达南郑,受到南郑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刘次风先生的热情接待,挽留女职留在南郑并愿借出部分校舍。学校经过慎重考虑,觉得南郑仍处要冲,难免日机再来轰炸,为安全计仍以西乡复课为好,遂婉言谢绝。经短暂休整后,于12月17日转往西乡。

三、女职在西乡的教学活动

1938年12月21日,经过长途跋涉的女职师生终于来到西乡与吴校长会合。当时县府给安排的校址是县城北门外一里多路程的弥陀寺,学校又借租到县城两处房屋作为工厂实习地。23日,师生们简单打扫、整理后就开始复课。教学基本按照原来课时和教材进行,内容稍有变化:(1)理论课以染织和针织为主,文化课增加抗日救亡内容。(2)学生实习和制作用材料、产品以适当结合陕南地方人文习俗为标准。(3)注重发掘和改进当地土法染织工艺。白天师生们进城在借到的回教南寺小学的部分教室上课学习,晚间又回到弥陀寺大庙席地就寝。寺庙大殿四周都矗立着青面獠牙的神像,大殿后面紧靠着大山,深更半夜常听到狼嚎,胆小的女孩子非常害怕,校长和老师们就陪伴同学们一起住在大殿,时间长了也就渐渐地习以为常了。在此期间,学校还借到城内火神庙县孤儿院的部分房舍,于1939年5月20日全部迁入。1939年夏,省教育厅王捷三厅长到陕南视察,看到南迁后的省女中学生很少,决定停办女中。女中原在西乡南河堤的万寿宫,最后成为培华南迁后的落脚点。

四、女职在西乡的社会活动

为了扩大培华在陕南的影响,学校在复课的同时,遂张贴广告开始宣传以扩大招生。吴校长于2月8日写出“推广汉中各县女子职业教育的大纲”,呈送省教育厅和当地政府。4月17日,学校召开“恳亲会”,由学生现场操作表演,同时将各类学生作品一并展览,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现场观摩。在“恳亲会”上,西乡县王县长亲自讲话,当地新生家长也热情致辞。各界人士非常欢迎,纷纷送女上学,学校的插班生不断增加,最多时学生达到200多人。

女职还在孙中山纪念日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日分别举行纪念大会。会后,学生队列表演吸引了许多当地群众。1940年在南郑,学校还办了一期学生作品展销会。女职学生生产的各色布匹、各种衣物和袜子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为了推动生产,充分利用当地水利资源,学校还成立了水利纺纱实验所,进行批量生产的科学研究,这是早期“培华”科研的尝试。1939年暑期,学校还将设在西安的染织工厂迁到了陕南,鼓励毕业生到陕南各地创业发展,帮助当地政府办起织布生产合作社和传习所。1945年,学校在学生自主创业资料中记载、列举了抗战时期培华学子在各地城乡创业发展的情况。其中陕南一段如下“……在南郑有南秀爱、王仕卿等创办的北街、东关染线、缝纫合作社5处;在洋县有魏玉凤、刘香莲等创办的江村、柳林庙、城关区土布产销社3处;在西乡有周士筠、侯桂英、任锦明等创办的火神庙、察院街、西街、东南关线袜、线布、缝纫社14处;在城固县龙头镇有民生抗属工厂1处……”。

四、女职在城固的教学活动

培华初级女职在陕南影响越来越大,很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在返回西安途中,道经城固,被当地人士竭诚挽留,要求培华女校留在城固,由县方负担全体教职员的粮食,并按月补助经费。吴校长见其出于真诚,也认为留在城固,一来可使陕西学生完成学业,二来可借此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一举两得,便答应了。然而大多数教职员却不同意,力主速返西安。后经多次协商决定:在城固设立分校,将织布、织毛巾等机器和一部分印染颜料留于城固。吴校长、杨志贞主任和少数毕业生(留此担任技师)留在城固,在该县龙头镇千佛寺等设分校,时值1942年初,是年3月1日,城固县私立分校正式成立。其余大多数教职员及机器、仪器等,全部迁回西安。从此,吴校长于一学期中西安、城固两地奔波,备受辛苦。城固分校,设于县城龙头寺一所小学的旧址内,聘请当地人士郑月波为教导主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吴校长与城固县商洽,始改城固分校为城固县立职业学校。

培华初级女职在抗战初期,为了坚持办学从西安迁到陕南,经历了千辛万苦,师生们经受了历练和磨难。从离开西安到返回西安,虽然只有3年多时间,但这段历史无疑是“培华”办学历程中难忘的一页。

第五节 抗战后期的培华女职

1942年2月,培华初级女职回迁西安当时,后宰门新校舍,尚被后勤部被服厂占用,拖延不交。无奈便在梁府街(即今青年路)旧校址草草布置,一面勉强开课,一面仍向被服厂索要新校舍。后经省教育厅派交涉,始于翌年4月收回。学校即全部迁人新校舍,旧校舍仍作为师生宿舍。

由于战乱特别是日机的轰炸,学校的校舍受损严重,机器设备炸坏的炸坏,烧毁的烧毁,已经影响继续办学。1943年,学校又发起一次募捐活动。于佑任、祝绍周、宋联奎等知名人士联名倡议为培华筹款。募捐款全部用于修缮校舍和购买新的教具。

一、增设初中部

培华职校增设的初中部,是在1942年开始的,到1946年暑期,又增招了三个班,男女兼收,学生共 150名,这是陕西省教育厅委托培华办的。因那时公教人员待遇菲薄,生活艰苦,他们的子女缴不起学费(这时公立中等学校,大都迁往汉南,留在西安的,多属私立中学,而私中又完全依靠征收学生学费来维持,征收的学费,要比较多些),因而失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陕西省教育厅为了给公教人员排忧解难,便“示意”培华成立“公教班”,但对培华职校,只是按日发给钟点费,其他办公设备等费,则一概不过问。陕西省教育厅还得意洋洋地向人们夸耀说:“花钱不多,居然解决了公教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

培华按照自己的特长,在初中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家事课。让每个入学的初中生除了学习正常的初中文化科目外,任选学校的染织、缝纫或针织等职业课目一门。目的是提高这些学生的实际生产技能,为将来毕业之后就业或独立创业打下谋生的基础。初中部的科目设置和教材均按省教育厅下属公立中学要求进行,收费大大低于私立学校。1943年4月,经学校多方交涉,终于迁回后宰门校址。

这三个公教子女中学班,毕业后再未续办。值得一说的是,在这个“公教班”里有当时被国民党当局关押的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英和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陈澄寰,还有后来成为西安话剧界著名演员的郑大年、何曙霞等人。

二、更名培华职业学校

1945年初,学校开设高级会计科。为了扩大初中部和高级会计科的招生,向省教育厅申请并获得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培华职业学校”,男女兼收,改变了只收女生的历史,培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抗战时期是培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战火中培华经受锻炼,自身也得到发展。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培华师生的努力经营下,有力地推动了陕西地方女子职业教育事业。培华在抗战时期先后有近500名学子毕业,她们在遍布东起朝邑、大荔,西至陇县、宝鸡的关中和陕学院地,先后建立了各种纺织传习所,产销合作社和各类小工厂达70余个,初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关中、陕南为基础,几乎覆盖全省的女子职业教育网络,促进了城乡妇女的就业,有力地带动了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六节 培华职校的教学活动

抗战胜利后,更名为西安培华职业学校的“培华”结束了只收女子的历史。学校除设有染织、缝纫、针织等职业科目外,还设立了高级会计科和附设初中部。

一、高级会计科

抗战后到建国前,由于连年战乱,经济萧条,物价飞涨。政府无法落实学校拨款,一段时间学校资金非常困难。这是培华历史上最艰难的、风雨飘摇的维持期。高级会计科是1945年春为适应社会需要开设的,学制定为3年。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各地急需财会人员,学校应政府要求,将会计科调整为半年制或一年制。

高会科课程和教材是按当时政府制定的标准安排的。招生的学生是由初中毕业生经过考试后录取的。在实习方面,学生从第二学年的暑假期起,由学校出面联系各机关政府或各银行、银号,拟定实习办法、见习日程、届期前往实习。以后均在假期实习。

为了鼓励培华初中部学生的学习,学校制定政策,将初中部每年毕业的前10名优秀学生直接面试,进入高级会计科学习。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培华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年8月,吴云芳辞去校长职务。同月,一个若干年后培华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姜维之由进步人士、培华董事会董事梁午峰举荐进入学校担任语文教师。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了。

高会科毕业的学生,都是由政府向省内各县及西安会计机构介绍推荐工作的,所以大都有较好的安排。他们中有分到兴平、蓝田、陇县、澄城、凤县、镇安、宁强各县政府的会计室任职的,有分到淳化、洛南、宝鸡等县田粮处的,还有分到西安汽车工会、银行、银号当会计的。为陕西各地培养了一批财务管理人员。建国前高会科共有105名毕业生。

二、附设学生成品销售处

培华职校附设的“学生成品销售处”,营业范围有3种:(1)出售各科学生成品;(2)承做外活;(3)代售外地货物,如书籍,教育用品,日用品以及各种布匹等(代售的外货,均限于国货)。销售处除过营业人员外,学校派工读学生4人,常年在处见习服务;每天派商科学生4人,轮流在处实习。

学校于1937年后,在新市区建筑的新校舍建成后,辟出面临北大街的房屋作为销售处。营业情况更有起色,接做外活,数量激增,每日门售现款,约在50元以上。